写作=观点+语言。有的人观点虽很鲜明,语言却不忍猝读,如粗劣的食物,难以下咽;如不合体的衣服,难以直视。
修炼自己的语言,不仅要言简意赅,还要生动有趣,有时用修辞,有时不用也生动。
如刘亮程《狗这一辈子》中写道:“一条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太厉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善解人意了均不行。总之,稍一马虎便会被人剥了皮炖了肉。狗本是看家守院的,更多时候却连自己都看守不住。”
接着他又写道:“活到一把子年纪,狗命便相对安全了,倒不是狗活出了什么经验。尽管一条老狗的见识,肯定会让一个走遍天下的人吃惊。狗却不会像人,年轻时咬出点名气,老了便可坐享其成。狗一老,再无人谋它脱毛的皮,更无人敢问津它多病的肉体。这时的狗很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世界已拿它没有办法,只好撒手,交给时间和命。”
你看刘亮程写狗,平凡的语句,也没有什么修辞,却非常有嚼头,长短句相间,哲思贯穿在字句里,读起来非常有趣,有意思。
语言是练出来的。没有大量的写,是写不出生动的语言的。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语言是学出来的。学习高手的语言,琢磨人家的写法,化为已用,成为自己血肉的一部分
语言是悟出来的。练是基础,学是借鉴,关键在于悟,悟出其中的诀窍,寻找其中的规律,应用于写作,取百家之长,形成自家之风格。
给自己的语言穿上生动的衣裳,你的观点就会如“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