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场路
【图书简介】
《我的职场路》这个长篇连载的文章里,每个章节里所描述的故事情节,不是虚构,涉及到的人物,姓名。在部影响文章结构的情况下,姓氏不变,名字有所改动。有些只是用姓氏和职务。没有使用姓名。
故事里所涉及到的工作单位。名称只采用了简称。没有使用全称。
人物:按出场的顺序
新工人培训班的二连连长;转业军人,老工人,性格朴实,倔强,爱憎分明,敢于坚持原则。是个老实人。可能是当兵的时间太长了,养成了一种习惯,不论干什么,都喜欢服从命令,不愿动脑。工作方法过于简单,习惯于按别人的要求,被动第服从和执行,这样处理问题的结果,经常叫人地笑皆非。
军管会主任孙德功。现役军人,副军级,对人热情,乐于助人,愿意为别人解决困难,坚持原则,对是不对人,不管是谁,只要有错,他一经发现,坚决批评,绝不留情。对于那些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人,他特别尊重。对于精通业务的专家,他更是千方百计地在工作上创造条件,给与支持,在生活上尽量给与照顾。
老连长(后来为老科长):是个老八路出身,文化水平不高,念过两年私塾,后来在部队,跟着文化教员,学点文化。后来从抗美援朝转业到企业,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原则,在我进厂的几年里,他先是我的车间主任,后来又成为我的科长,对我的教育影响很深。
工段长杨师傅:辽宁抚顺人,八级木模工。在我学徒那些年,不仅亲自动手,给我们示范,手把手第教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叫我学会怎样做人。
施心谷 我的师傅,我就是跟着他,具体学习木模工,跟他当学徒。从71年5月到75年6月,我是一直跟在他的身后,一招一式第学习技术。我师傅对我的要求很严格,有些时候,我觉得他的脾气,跟我父亲的脾气,对照起来,简直是一摸一样。弄得我都有些怕他了。不过,跟着他的时间长了,也习惯了他的上海口音,有些时候,还可以从当一下他的翻译官。和师傅之间的沟通也好的多了。
三连林副指导员。工作多年了,一直是个工代干。文化不高,坚持原则。工作方法简单,不管对谁,都端着政工干部的架势,居高临下,管用那种阶级斗争的观点,去分析处理车间里所有的人和事。弄得大家都不高兴。没有人愿意去理他。后来调到厂部行政科,谁也不相信,自己亲自后来被迫离厂。
材料科尚师傅,五十多岁,高高的个头,戴着一副老花镜。我学材料计划专业的师傅。从75年6月到76年6月,我跟了他一年,在这一年里。他的确是在巴心巴肝滴在教我。我也是积极努力的学。他对我的要求也很严格,只要一有空闲,他就要我练习打算盘。我知道,师傅的算盘,在全公司都是挂了号的。还没听说他输给谁呢。
牟实均老师,中等个,瘦瘦的身材,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五三年毕业的大学生,计划处合同预算科的老经济师,我是从78年10月开始,就跟着他学习预算。他的知识相当渊博。我看到很多人向他请教问题,几乎没有他答不上来的。他在处理各种预算业务的时候,很少看他翻书本,事后我再查有关文件规定,发现他说的,和文件规定一字不差。就像一本活的工具书。而且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死版,大家都容易接受。我跟着他,学会了很多是本上学不来的东西。
郭世安,五冶成钢工程项目部经理。我最先认识他,是在一个工程项目的审计上,我负责审核他的一个建设项目。他那个项目工程干亏了。赔了几十万的钱。公司立案审查。我就在负责具体的审计。我客观地审核了以后。提出的审计报告中,下得评语是:他的基建队伍,缺少有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是造成项目亏损的主要原因。没有想到,郭世安看到我对项目审计的评语,立马拿出笔,立刻签字同意了。
事情过一年以后。总公司签订了成钢项目,成立五冶成钢工程项目部,郭世安是总公司委派的项目经理,没想到,是他在组建项目部班子的时候,第一个就点了我的将。
1971年1月底,我从四川省洪雅县罗坝公社的光荣一队,奉调返回成都,在全民所有制的大型企业,冶金部第五冶金建设公司工作,一直到2006年4月退休,
在这所大型企业里,三十五年的奋斗中,我先后做过木模学徒工、材料计划员、工程造价审核,从初中生,经过自学,在经济管理刊授联合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分校,取得工业企业管理大专毕业证书。相继评定为经济员、助理经济师、经济师、高级经济师。1972年12月入团。1989年5月入党。
我也和别人一样,是以初中文化为起点,通过自学,取得了工业企业管理专科的大学专科文凭。从一个木模学徒工,逐步成为了一个高级经济师。
难忘的1969年1月,伴随着全国上山下乡插队落户风起云涌般的不断深入,我来到四川省洪雅县罗坝公社光荣一队,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从1969年1月至1971年1月,在这两年中,令人难忘的艰苦劳动锻炼,以及困难生活的环境,是我磨炼人生意志的第一步。广阔天地里,我完成了从学生到农民的蜕变。
1971年1月底,奉调返回成都后,在全民所有制的大型企业,冶金部第五冶金建设公司里,从一个模型房的学徒工开始,然后到材料科的计划员,最后到计划处的高级经济师,历时三十五年的时光,一直工作到2006年4月才退休,三十五年的人生求索,可以这样说,我一直在努力奋斗着,没有虚度时光。
回首近四十年来,个人努力奋斗的历年往事,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和我们的共和国成长的命运紧密相连。
总目录
- 序言
- 华阳镇的便衣队
- 关于一天一斤二两的话题
- 晚会唱歌唱出了麻烦
- 写总结材料
- 培训班结业分配
- 工种分配
- 今天发工具
- HB铅笔和木工铅笔
- 学哲学小组长的风波
- 铜套模型数量
- 分来了师弟
- 师傅回来了
- 车出的工件为什么是锥形?
- 磨 刨 刀
- 锉锯条
- 我们都上报纸了
- 一件大事情发生了
- 林副统帅的林与双木林的林
- 副指导员与我的一次谈话
- 团章学习小组长
- 木工万能铣床到车间了
- 难忘的一次开炉
- 残缺弧线形工件中心线的求证
- 一次团支部扩大会议的激烈争论
- 谁把刺刀弄坏了
- 一张大字报
- 校外辅导员
- 参加批林批孔学习班
- 我的大弟弟下乡了
- 小学校里的游击队员
- 材料科的计划员
- 与材料处的业务
- 突击卸生铁
- 废铁管当成铸铁件
- 氧气瓶帽引出的风波
- 我领错了钢材
- 工人理论组学习
- 布置批邓稿件的会议不欢而散
- 林副指导员离厂了
- 报名参加7.21工人大学
- 七二一大学开学了
- 76年地震前后
- 在主席逝世的日子里
- 午间救火
- 预算工作的开端
- 编制组过渡到合同预算科
- 合同预算科三个朝代的计算工具
- 第一次审核预算
- 靠背木椅变藤椅
- 直接费乘以115%
- 渡口之行
- 我没能参加预算班学习
- 峨 眉 之 行
- 放弃报考技术员
- 第一次感到文凭的重要
- 小弟弟在高考期间
- 80年的年终结算表
- 第一次材料价差审核
- 小弟弟在高考期间
- 80年的年终结算表
- 建房与征地争议的处务会议
- 双林路住宅区预算审核开始
- 双林路住宅区预算审核开始
- 共青团员在抗洪第一线
- 一次合理化建议
- 长春冶金建筑学校的课堂里
- 83年电大考试失败
- 经济管理刊授联大报考的前后
- 经济员与转干
- 九里区水泥厂基建工程结算小试锋芒
- 毕业文凭的风波
- 晋升助理经济师
- 报名参加成钢工程指挥部
- 成钢工程指挥部与甲方的工程预算
- 难忘的党支部大会
- 发表第一篇论文
- 晋升经济师
- 参加成钢工程项目部
- 进入施工现场开展工作
- 创收项目初试锋芒
- 项目部施工产值报表的核定
- 入党介绍人
- 两个支部紧密配合 ,全面完成三期技改
- 成钢工程项目部与甲方的工程结算
- 晋升高级经济师
- 回收工程款的时光
- 进入成龙路工程项目部
- 进入峨眉水泥工程项目部
- 峨水工程项目部的一次会场争论
- 转入五冶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