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响的外号叫“魔幻王子”,更多的女生愿意叫他“爱神”和“千年不倒翁”,他是我们班级的体育委员——也是一个极狂热的体育爱好者,只要是和体育有关的运动项目,他都很喜欢,但跳高、长跑、篮球和足球最四项为突出,他是学校三十年来没人可破的跳高和跳远记录保持者,而且他精通各种比赛规则,学校每年的运动会,他都身兼数职,是我们班级的教练,是班级的主力运动员,也是学校的主要裁判,那几天,他会忙“疯”掉,连吃饭和喝水都有人递到他的嘴边。他的两条腿细而长,而且全是健壮的肌肉。和他一起狂热的,还有老候,还有时涛,还有郝平……
说起他,还有一件超搞笑的事情,至今让我们都津津乐道,大三那年,在一次全省大学生800米短跑比赛中,他竟然得了第一名,结果兴奋之中却跑错了跑道,当场被判无效,当时,我们的体育朱勋老师也是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小伙子,年轻气傲,还冲进赛场和裁判打了一架,结果双方都头破血流,均被送进了医院,最后的结果是奖状没有拿到,朱老师还受了省里的记大过处分。
那时候,我们八八(1)班在全校是最狂妄无敌的,因为蔡响、因为老侯、因为三皮、因为方伟都、因为周蓝、因为查小静……在50个同学中,个个都是各有千秋、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就像八仙过海一般。我们班的同学霸气十足,走出去个个都是趾高气扬,那种独占鳌头的骄傲和气派非凡的洒脱让全校人都嫉妒,不过,他们也没有办法,因为学校不管是什么样的考试或竞赛,前三名一定会在我们班上,最突出的是我们班级的体育和文艺,只要学校举动校级运动会,我们一个班级几乎就能包揽百分之十以上的金银牌,在文艺方面也是人才辈出,有能唱的、能舞的、能说的、能写的、能画的、能做手工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我们班级的足球,那在学校绝对是所向披靡,个个男生在球场上都是威风八面,学校女子足球队一共只有十七人队员,其中有四人也是我们班级的,其他年级的校友对我们是既恨之入骨又羡慕得要命。
大三的暑假临近,学校体育系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师兄竟然联合全校的足球爱好者,组建了一个临时的足球队,并美其名曰“师大足球一号敢死队!”经过一番严密的筹划,他们纷纷在校园的醒目处贴出海报,足有好几十张,联合向我们班发出挑战,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用全校的实力压倒我们八八(1)班,海报里的文字是经过他们精心揣摩的,字字句句都充满了血腥味和鄙视的嘲弄,那一张张黄色的海报立刻在学校引起轩然大波,为此,年轻气盛的孙老师连夜召集我们50人开全体会议,会议从晚饭后一直开到接近凌晨,全班同学士气高涨,谁也不甘落后,可又不敢去接挑战书,毕竟这是一场极不公平的比赛,想赢,大家的心里却没底;输了,以后的八八(1)班何处何从?转眼间,时针滑过十二点,眼看空气已经凝结成固体,最后,还是郝平的一句话激励了我们,久未吭声的郝平捏紧了拳头,猛地敲了一下课桌,大声地说,“八八(1)班绝没有孬种,就是踢死在球场上,我也不服气,我们就要树立我们永不倒下的班风,打他们一个10︰0。不然的话,我这一辈子都会留下遗憾!”
他的“一辈子都会留下遗憾”像给大家打了兴奋剂,于是,大家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涨。最后,大家派体委蔡响代表我们八八(1)班去签合同,双方商定,采取十局六胜制,比赛为了达到公平公正,由校体育组马主任和乔副校长亲自做裁判。
一周后,比赛海报在学校的宣传栏上再次张贴出来,整个校园顿时炸开了锅,各种议论和猜测铺天盖地地向我们砸来,很多人说我们是不可一世的疯子,骂我们“神经病”的也大有人在,但更多的还是对我们充满了赞许和期待。说实在的,那段时间,我们的压力都很大,男生们走到哪儿都低着头,不敢正视人家,急的徐芳、赵全霞、江琪等几位女同学是日日追着蔡响要哭,孙老师虽然年轻气傲,但很有主见,他始终没有说多少话,可他的眼神告诉我们,他是既担心又后悔!那几天,我们也明显地感到孙老师消瘦了不少,因为失眠,他的眼睛总是红红的!我们也连续好久没有看到他的女朋友到学校来玩儿,蔡响和老候也是走到哪儿都不声不语,还像特务似的戴了一顶鸭舌帽,生怕被人认出来。
第一场比赛的前夜,孙老师把我们十六个队员请到饭店,海喝了一顿,老师在饭桌上依然话语很少,似乎不愿意提这个话题,但他却在最后端起酒杯,敬了大家满满一杯白酒,酒喝完后,他只撂下了一句话,“只能赢,不许输,否则我去南京长江大桥跳江!”说完后,老师头也不回就扬长而去,把我们哥几个留在了饭店。
前五场比赛,虽然每场都是磕磕碰碰,但我们都以极小的优势胜了对方。眼看赛程过半,所有人的情绪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第六场比赛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老校长和夫人、孙老师的未婚妻、我们班所有的任课老师都突然坐到了主席台的正中央,还有美术系、化学系、数学系等纷纷组团而来,看台上,一面面旗帜和横幅迎风招展,一阵阵呐喊声似麦浪翻滚,他们的到来无形中给我们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信心和战斗力,队员们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比赛的结果很滑稽,对方竟然真的连续输了六场,而且第六场的比赛是6︰0,完完全全出乎意料的比赛一下子把我们推向了舆论和荣誉的最高峰,那段时间,任何人碰到我们八八(1)班,都是大拇指竖的高高的,孙老师在课堂上一次次兴奋得吹起了口哨,哼起了《小曲好唱口难开》。
因为这奇异又壮观的成绩,班级所有的同学走到哪儿都是凯歌高鸣,连班上最小气的曹大都天天自己掏钱包买冷饮、买面包送给比赛的队员;一向沉稳的黄俊俊甚至在休息的中场带着班级的几个美女跑到赛场和队员们挨个拥抱……在第三场比赛的前夕,生活委员徐芳就请毛瑜写了几个大大的纸牌子,“我们女生不吃肉,让给八八(1)班最敬爱的男队员!”几位可爱的女生天天举着牌子,一路欢笑地唱到食堂。最搞笑、也最用心的是郝平,他让他的老爸做了两百多件白色的T血衫,T血衫的背后用红字印着“我是八八(1)班的英雄”,给我们班级50名同学、体育老师和孙老师每人发了四件,那段时间,印着“我是八八(1)班的英雄”的白色T血衫成为学校最耀眼、最艳丽、最煽情的风景线!
六场之后,我们已经取得胜利,按照先前的协议,本来比赛已经结束,可他们的倔强队长肖海波坚决不服,非要死皮赖脸地要求我们把十场比赛打完,并保证说后四场我们必输无疑。有趣的是,他们又连续输了三场,不得不心服口服地败下阵来。不过,他们还到处吹牛说,还有一场不想比了,要是比的话,一定会以10︰0大获全胜我们的。他们“恬不知耻”的自我解嘲时常遭到我们和其他同学的冷言冷语!也因为那一个月的比赛,我们可爱的班主任孙老师和全班的女生天天嗓子喊得像破锣!好多女生还把吃饭的瓷盆和脸盆都敲瘪了,张毅、邱风、程萍、查小静和韩冬梅的筷子敲断了好几把。
那段时间,我们班级真的“全疯了”!学生“疯”了!孙老师也“疯”了!第六场比赛的那一次,连我们一直敬畏的老校长都放开嗓子为我们摇旗呐喊,校长夫人的尖叫“郝平,加油……蔡响,加油……”他们俩极富有穿透力的叫喊像一道道闪电在主席台飞舞,那种绝世般的穿透力更是给了我们男生无限的动力。
当可爱的老校长亲自把一个巨大的铜质奖状送到我们班级时,很多同学抱着郝平、蔡响和孙老师都哭成了泪人,个个哭得稀里哗啦!个个哭得垂头顿足!个个哭得趾高气扬!课堂上,老师高高举着那块来自不易的奖状,深深地向大家鞠了一个躬,他骄傲地对大家说:“我爱你们!永远的爱你们!这块奖牌是我一辈子最厚重的记忆和动力!”
在这次比赛中,蔡响无疑是我们班级最大的功臣。比赛前,他几乎每晚都要带着大家到学校操场去训练,而且训练强度超乎想象,班上每一个男生都累得像非洲人那样的面黄肌瘦。每一场比赛,他都是从开哨踢到结束,那一个多月,他整整瘦了二十三斤!其实,我们还真要感激班上那些可爱的女生,那段时间,她们真的把一碗碗热乎乎的红烧肉和牛排送给我们的队员,尤其是要感谢李萍和徐芳,每一个周末回来,她们都带来满满两大盒红烧肉犒劳我们男生,连续带了将近三个月,真的很不容易,这些“女神”,实在太伟大了!她们的慷慨,给我们这些男生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和信心。我们也要感激全校的球迷,每一场比赛,更多的球迷是把鼓励的掌声、坚定的信念和疯狂的呐喊声送给了我们八八(1)班。
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孙老师的表妹当时已经考入我们学校读书,她是大一的学生,他的表妹叫徐敏之,一个漂亮、文静的女孩,是学校体育系舞蹈专业的学生,当比赛进行到第三场时,老师就天天让徐敏之带她们班上的学生来看我们班比赛,并充当“啦啦队”,但随着比赛的步步深入,徐敏之竟然看中了在球场上像战神一样的蔡响,老师便顺水推舟,在庆功宴的那天晚上,主动当起了红娘,把蔡响和徐敏之两人拉扯到了一起,如今,他们的生活是甜蜜无比。
三十年过去了,在学校,当初谁考了第一名?谁拿了多少奖学金?大家可能都已经淡忘了。但我一直坚信,所有人都没有忘记那段时间的激情和那天的眼泪;三十年了,那个巨大的铜质奖状还放在老师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上,老师几乎每个星期都用湿毛巾把它擦得干干净净。是呀,老师亲口对我们说的,“我爱你们!永远的爱你们!这块奖牌是我一辈子的记忆和动力!”
拿到奖状的那天下午,我们也是第一次看见血气方刚的孙老师竟然像大脚女人一样泪如雨下,泣不成声;那天下午,我们第一次看见我们全班50名同学因为一张学校里的奖状全部拥抱在一起嚎嚎大哭;那天的眼泪,是我们51个人将近一个月的真情流露;那天的眼泪,真的是惊天地、泣鬼神!那天下午,我们才真正明白什么是集体的温暖!什么是集体的力量!什么叫为荣誉而战!什么叫顶天立地的男人!
颁奖当天下午四点半,我们可爱的老班用他最漂亮的红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下面一段话:“今晚我们什么都不干,我的50位好学生,大家全部去饭店,老师二个月的工资不要了!”
那天晚上,孙老师把我们带到学校附近最豪华的酒店,我们开了四桌,大家从傍晚一直喝到半夜二点,没有人去计算我们到底喝了多少酒!也没有人去计算我们的老班敬了他的学生多少杯!几乎所有的男生和女生都喝高了,蔡响也毫无悬念地成为学校最耀眼的明星,笑声、歌声、划拳声、劝酒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那四桌的饭菜,整整花了老师三个半月的工资。
那天晚上,我们可爱的老班潇洒极了,他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元帅,把我们指挥的服服帖帖,酒桌上,老师对我们说了上百遍“我骄傲!我是八八(1)班的班主任,我们班的凝聚力最强!我骄傲!我骄傲……”
也就是在那天晚上,我们可爱的老班醉如烂泥,被饭店十几个服务员浩浩荡荡地抬回了宿舍。
那天,是1987年5月17日!一个在三十年后谁也没有忘记的大喜日子!
毕业后的蔡响去了省里一家少年体校当了教练,第三年,徐敏之也大学毕业,他俩分配在同一个单位,并组建了温馨的家庭。听说徐敏之的分配,还是老校长亲自过问的,老校长多次说过,他当校长几十年,我们班是他见过最好的班级。这么多年来,蔡响的体育精神没有丢,他一直在努力工作,培养出不少国家冠军、省级冠军,在市里也是大有名气的人物,只要是省、市里的中小学生体育比赛,都会看见他和徐敏之穿着情侣运动衫、戴着一样的遮阳帽、脖子上挂着口哨在做裁判,我们都说他俩是黄金搭档,生活中的、事业中的最佳搭配。在市里,他不是体育界的领导,但他是人人皆知的“大哥大”——他真是一棵千年不倒的胡杨树。
因为他过度的劳累,如今的蔡响已满头银发,他在去年就提前退休了,他是我们班最先退休的男生。近几年来,他是人退心不休,除了协助体校培养体育人才以外,还始终热衷于普及基础体育教育和发展群众体育,每年的时间,他都有一半奔走于各个学校,宣传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徐敏之也是各个舞蹈队的免费教练。
想当初,他是我们班级的功臣,如今,他是我们市里的功臣。
蔡响是一个平凡的人,三十年来,他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做着平凡的事情,可他是我们八八(1)班的骄傲!也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他和他的团队见证了我们班的辉煌,让我们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班级,也让我们把本已平淡的大学生活过得异常精彩!那段美好的记忆,是我们生命中一个最重要的闪光点,我们所有人都终生难忘。
小说封面

作者:黄宏宣三十年了,你还好吗?
引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这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里说的一句话,这句不朽的经典已被众人所广泛认可和传颂。
岁月悠悠几人愁,滚滚长江天地流;何不挥毫写人生,今生今世无所忧。时间真是一把最无情、最公正的利剑,她会把人们存放在心底多年的情感和奢望毫不留情地割断!也可以把所有人都刺得遍体鳞伤!三十年前,也就是从1984年的秋季开始,我们有缘成为京都师范大学的同班同学,班上原来有50位同学,50张不同的笑脸,50个不一样性格的小人物,大家在我们的班主任孙浩文老师的带领下,浪漫、快乐、健康、幸福地生活了四年,那四年,我们疯疯傻傻;那四年,我们亲如一家;那四年,有我们太多、太美的记忆;那四年,足以让我们终身难忘。
1988年的毕业晚会上,大家泪眼涟涟,依依不舍,最后相互承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的每一个整十年,不管大家身在何方,官居何位,也不管大家心境如何,家庭怎样,都是我们再聚首的日子!可是,十年,我们没有;二十年,我们也没有……
三十年快要过去了,如今,我们已有50个不同的家庭,有50个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和不一样的家庭故事……在这些多彩斑斓的故事中,有的平平淡淡、有的精彩无限;有的悲壮哀凉、有的尽放欢颜;有的令人捧腹大笑,有的让人悄然落泪……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回顾我们50位同学毕业后三十年间的蹉跎岁月,让人感叹和珍惜的总是那么多!那么深!那么久!多得无从统计,深得难以衡量,久得难以忘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千多年前的高适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可我们班上的那些“知己”和“君”呢?如今,他们都在哪儿?他们过的好吗?
三十年的光阴,在历史的长河中,很短,很短,真的是很短!短得可以不去计较,短得也可以随手丢弃,可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实在是太漫长了,漫长得让人不舍得忘记,更不愿意轻易割舍,因为她几乎占据到一个正常人生命的三分之一,而且是异常重要的三分之一。
三十年前,丁有志就是学校学生会的宣传部长,也是我们八八(1)班的宣传委员兼“跑腿员”,那时候,他专门负责校学生处的宣传和联络工作。在学校,他的活动指数和人气指数始终超旺,跳蚤似的身影在校园中穿梭的频率也最高,当然,他还是我们老班孙老师最得力、也最信得过的助手之一。不过,最近,丁有志真有点烦,烦得茶饭不香,烦得彻夜难眠,烦得抓耳挠腮……因为大学毕业将近三十年了,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彼此的承诺,可眼看三十年都要过去了,全班50位同学还没有集体团聚过!虽然彼此间也时有小范围的相聚,可那都是寥若晨星,记忆中最多的一次是孙老师结婚的时候,也只有一半多的人前来参加,这是他做宣传委员留下的最大遗憾,看到其他班级的校友经常聚会、喝酒、结伴郊游,就像亲兄妹一样团结,丁有志的心里时常有些莫名的失落,甚至还伴有太多的伤感——强烈的、刺心的那种伤感!他盼望着有那么一天,班级50名同学一个不落地聚在一起,大家喝酒、聊天、叙旧……如果能重新拾起那段已经丢失多年的情感,该有多好!
古人云,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可他就是放不下当初相互间的那一句承诺,他在盼望着,时时刻刻在盼望着……什么时候,我们再重新圆梦母校?圆梦在八八(1)班那间低矮还有些潮湿的教室里?躺在床上,他辗转反侧,深圳卫视的一档电视节目《你有一封信》突然间在深深地感动着他,电视里,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为了寻找失散62年的同桌,不远万里从美国赶回来,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他们终于得以重逢,虽然他们的相聚来得晚了一点,可还是圆了他心中62年的梦。望着舞台上那62年后深情的拥抱和在场观众的真情祝愿,丁有志竟然一次次的泪如溪流。
三十年,就这样悄然过去了,如今,我们八八(1)班的同学都在哪儿呢?他们过的还好吗?他们还会像当初一样心无杂念、无拘无束、笑口常开吗?他们还健健康康吗?他们是不是已经被岁月催促的容颜已老?他们的脸上是不是已经没有了会心的欢笑和无忧无虑的神情?他们还记得当初许下的承诺吗?三十年了,他们的模样还是那么的清晰可见吗?他们洒脱、滑稽、可爱、单纯的风采还依旧存在吗?不会的,三十年过去了,许多人的头发该白了吧?牙齿是不是已换成假的?有些女生快退休了吧?他们是否还能记得三十年前的同班同学和大学里教过他们的老师……
无情的时间在飞翔,激动的心儿在荡漾!期盼中的聚会何时才会到来?他的内心一直在深深地渴望!渴望着喜从天降!渴望着天明一睁眼就能见到久别的同学和老师!
伴随着一曲《迟来的爱》的音乐,丁有志极不情愿地和衣进入了梦乡。朦朦胧胧中,他突然接到班主任孙浩文老师的电话,说有要事相商,让他火速去他办公室报道。起先,真以为自己在做梦,用手弹了几下脑瓜崩,并回拨个电话给孙老师,才发现一切都是真的。放下电话,他立刻翻身下床,飞奔到老师的办公室,一看,班长陶海生也在,看着海生杯中满满、却淡淡的茶叶,他知道老师和班长已经等了他很久。老师起身亲自为他泡了一杯上好的铁观音,坐定后,孙老师拉着他的双手,告诉他说,想要请他和陶海生再度出山,搞一个以“三十年了,你还好吗?”为主题的同学聚会,商谈中,年近花甲的老班声音突然有点激动!有些颤抖!还有些眼泪婆娑!他说他也是受了87年版《红楼梦》剧组的演员一起团聚的影响和感悟,看到演员陈晓旭的不幸离世,联想到自己的学生宋长松的辛酸遭遇,突然间自己独自感叹,人生苦短!很多的事情如果再不马上去做,就怕以后真的没有机会了;老班还说他这几天一直都在失眠,他从教30年了,最想看的、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第一届学生,想得夜不能寐,想得望眼欲穿。
拉着丁有志和陶海生,孙老师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看着当年的集体照和宋长松的单人照,老师陡然落泪。最后,孙老师还义正词严地给他俩下达了死命令:三个月之内,必须把50个人的所有信息搞得清清楚楚,和每人至少保持十次以上的通话记录并逐一落实到位;定好饭店、宾馆和活动流程。最后,多情善感的孙老师是大声吟唱着《同桌的你》送他们二人离开的。
走出恩师的办公室,望着熟悉的学校路灯和大门,丁有志和陶海生竟然相拥着在梧桐树下倏然落泪了,那滴滴滚落的泪珠引得不少学弟学妹们纷纷止足观望。不知详情的路人只看到两个大男人深情的拥抱和不曾停止的眼泪,哪里懂得他们内心三十年的期盼和真情?是呀,四年间堆积的情感,换来了三十年的牵挂,不是说可以随手丢弃的!他们俩的心境和老师一样,一样的情感,一样的思念,一样的怀旧!一样的对过去的情怀依依不舍!
而在此时此刻,班上其他人是不是也都和他们一样的情节呢?也许是,也许不是!
连续失眠了好多天以后,丁有志和陶海生又坐在了一起,他们拿着那张早已经发黄的集体照,逐一回味过去,回味着同学们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他们想知道,这么多年了,谁的脑海里还在反反复复回想着那些曾经朝夕相处了四年的同学?他们清晰可见的影子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在俩人的眼前一一闪过,三十年前,一切都是那么的年轻、天真和充满朝气;当初,他们是那么的青春靓丽、血气方刚和充满霸气,如今,他们都在哪儿呢?他们过的还好吗?他们的人生和家庭还都顺利吗?三十年的时光磨砺,他们是依然心潮澎湃?还是早就心静如水?他们是否还记得我们的老师、记得自己的同桌和另外49位同学的模样?他们是否还时常回忆起学生时代的趣闻异事?说着,想着,丁有志和陶海生不禁有些紧张和害怕起来!想着,说着,他俩的眼泪不知何时又顺着脸颊悄悄地流淌下来,像条情意绵绵的小溪,一直滑落到地板上,他俩想念那些同学,想念已经去世的宋长松,可又害怕见到他们,这种矛盾又复杂的心境竟然把他俩折磨得苦不堪言!三十年的时光,在人的一生中是多么重要!更何况是人生中最精彩的三十年!
躺在沙发里,《同桌的你》的音乐再一次缓缓响起,丁有志和班长拿着班级的集体照反反复复地对照着,一个一个地辨认着他们的名字,回忆着他们的影子,追寻着他们的故事,慢慢地,50个人的形象就像昨日刚刚翻过去的旧日历,历历在目;慢慢地,那50张模糊的笑脸清晰可见,如今呢?如今的他们……他们……丁有志对他们一一作了丰富的想象和猜测?
这三个月,老班和丁有志马不停蹄;这三个月,所有的同学似乎都是累并快乐着……
让老班和丁有志欣慰的是,这次三十年后的首次大联欢,所有的同学一个不落地都来了。原定于三天的聚会却陆陆续续地进行了一个多礼拜,大家还是不愿意散去。三十年的人生洗礼,无情的沧桑岁月似乎变得有一点苍老,尽管他们个个都精心包装了自己,都想追求这次聚会的精彩亮相和最完美无缺,为了30年后这次特殊的聚会,所有的人也都义无反顾地抛弃了“随意”二字,都想把自己最光艳、最唯美、最煽情的一面展示在同学中间,可他们都已人到中年,个个都改变了模样,变得不再年轻,变得千奇百怪;他们脸上的皱纹明显多了,无拘无束的笑声却少了;经历的苍伤和世事多了,快乐无邪的心境少了;人生的阅历多了,真诚可爱的童趣少了;内心的成熟多了,无拘无束的恶作剧少了……
走进酒店的那一刻,许多人的脸上都出现了惊异、甚至有些紧张的表情,他们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左顾右看,而后疾步冲向前,奔向欢迎横幅和电视大屏幕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先是紧紧握住那一双双似曾相识、却又很陌生的双手,第一句话说的好像都是“您是……您是……让我想想……不要急……让我想想……您是……不对……不对……不对……哦……对了!对了……我想起来了……想当初……还有……”等听完对方的解释,两人彼此刚刚分开的双手又很快就再一次相握起来,久久不愿意分开!即使是分开了,说到动情处,俩人的双手不自觉地又重新握在一起,两人的身体不自觉地又重新相拥在一起,那份纯真的情感真的是无以言表。那份感动,久未相见;那份感动,催人泪下;那份感动,又还能维持多久?
聚会的第一天上午,孙老师就说,想要特意安排大家上一堂特殊的人生课。时隔三十年了,我们当初那位年轻力壮的恩师也满头银发,已经即将退休。此时此刻,他还会给大家讲些什么呢?正当大家满脑疑惑时,可爱的老师把大家请到了学校的阶梯教室,并让大家按照原来读书时的座位表依次坐好。遗憾的是我们的宋长松同学去世已二十多年了,幸运的是他的位置上并没有空着,坐的是他的前女友张蓉,而细心的孙老师执意把第一杯热乎乎的咖啡亲自端给了她,并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和感谢。接着,老师依次按照学号给他的每一位学生都泡了一杯好茶,这个动作,老师要坚持一个人完成,并持续了一个小时。之后,他说,今天,我想请大家看一场电影《新少林寺》。看电影之前,老师笑着对大家解释说:“这部电影大家也许看过,但可能没有看明白,这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堂课,不过,是一堂人生励志课。大家可一定要做到专心致志!以前,我们上课都很民主,可以说话,也可以讨论,但今天不可以,请大家静心看完电影,看完后,我还有话要说!”
将近二个小时的电影很快结束,没想到,电影刚刚落幕,我们尊敬的孙老师就在荧幕上打了六个大字“放下!就是圆满!”站在讲台上,孙老师只简短地说,“莫管过去怎样,莫问前程如何,但求落幕无悔!三十年过去了,我们今生依然无怨无憾,因为我们舞动的是不悔的青春!是我们心中满满的爱和永远不能更改的快乐!三十年过去了,我什么也不想再多解释了,三十年间,社会也好,家庭也好,个人也罢,所有的一切喜怒哀乐和恩恩怨怨都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值得大家去精心封存!我只想让同学们彻彻底底放下!放下!就是圆满!放下内心所有的怨恨和阴霾,让完美的周围和世界处处聆听爱、音乐和微笑的芳香!”老师还请大家带着思考、带着感恩再一次看着“放下!就是圆满!”这六个字,每人必须看十分钟,所有的人什么话也不要说。十分钟后,他特意邀请我们的师母和他共同为我们演绎了一首经典名曲《我在你左右》,把我们的悲哀送走,送到大街头,让阳光温暖凄凉的心头,蓝天高高好气候,山又明水又秀,把悲哀送走,把一切丢在脑后,我在你左右;把我们的悲哀送走,送到小巷口,让微风吹散胸中的烦忧,粉白墙里花开透,草如荫景如秀,把悲哀送走,把一切丢在脑后,我在你左右;把我们的悲哀送走,送到小河流,让流水冲去多年的离愁,有情人来到桥头,流水清鱼双游,把悲哀送走,把一切丢在脑后,我在你左右……
对于孙老师的刻意安排,许多同学都开始泪眼溢涟,继而一下子明白了恩师和师母的用心良苦,歌唱到一半,大家便一起涌向了老师,几十个人的齐聚,几十双眼睛的交织,几十个思想的完美统一,统统奔向了老师的心坎里。还没有走出会议室,他所有的学生似乎已经读懂了老师的深情厚谊和用心良苦,老师在片刻间再次成了我们的中心轴,联想到自己三十年的经历和感悟,许多钢铁一般的男生都抱着恩师仰天长叹,更多的女同学却是泪如雨下!
是的,放下!就是圆满!是的,放下!就是圆满!
三十年了,那是我见过的最长久、最安静的一堂课!也是最精彩、最煽情的一堂课,而听课的都是一些年过五旬的壮年人。
那天的感叹和眼泪,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和深深回味!我们可爱的班主任,他永远最懂、最疼他的学生!他知道在三十年后,应该教给他的学生什么样的思想灵魂和生活方式!他更知道,三十年间的风风雨雨,他的学生该追求什么,该摒弃什么!
是的,放下!就是圆满!是的,放下!就是圆满!
眼泪,是老师送给我们最大的爱,是老师回馈给我们最大的礼物。那天,数我们孙老师的眼泪最多,他挨个握住张蓉和他的每一个学生,淅淅沥沥的眼泪始终没有停止,这是我们看见亲爱的孙老师再一次为了他的学生泪流满面。
三十年的期待,换来了一个星期的相聚,虽然大家的容颜依旧,但是,三十年的生活已经改变了大家,让我们失去了很多青春和梦想,可我们也增添了许多的白发和皱纹,多了一些牵强的笑容,多了一些莫须有的礼仪和尊敬,更多了一些成熟、自信、风度……所有的同学已经不再年轻,不再幼稚,所有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的一帆风顺,有的坎坎坷坷;有的幸福甜蜜,有的悲惨凄凉……
三十年了,我们的同学现在怎么样呢?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人生?请看我们一一分解。